星期三, 12月 21, 2005

Zeiss lens for Nikon


Zeiss在官網上釋出訊息,暗示將出品支援Nikon F接環的鏡頭。以往Contax單眼機身一直給人信賴度不足的印象,但是所支援Zeiss鏡頭的高畫質卻又讓人留連不已,如今Zeiss鏡頭可望以相容F接環的面貌上市,算是圓了廣大單眼相機使用者長年來的夢想。至於Canon users可能就要失望了,因為Canon現行的接環不像Nikon的F接環早過了專利期,所以預計Zeiss不會為了這個利潤不高的市場,向Canon付高額權利金。

幾年前德國Zeiss將Contax商標從日本京瓷手中拿回,便中止了Contax的新產品研發。不過接著推出以Zeiss Ikon傳統商標面世的RF相機和一系列相容Leica M接環的鏡頭,而今又有消息將有F接環的Zeiss鏡頭面世。看來不只Leica不退潮流,我手上的Nikon傳統機身說不定也要開始止跌回升了。

當初捨Contax G系列而就Leica的確是個正確的決定,免去了手上相機成為沒有後援的孤兒產品的危機。現在Leica除了年代久遠的俄國鏡、Minolta系列和各品牌限量鏡頭不說,如今也有多達5家(Leica、Konica、Voigtlander、Rollei、Zeiss)產品線完整且質精的相機廠牌支援,儼然是數位盛行年代中最活躍的底片相機系統。手邊另一套Nikon也不徨多讓,之前除了自家AF、MF兩大鏡頭群外,還能用Voigtlander鏡頭,這原已經是羨煞旁人了,如今更得到Zeiss的加持。所以說,以後我中樂透頭彩的時候,一定不會說錢太多不知道要花在哪裡,我一定可以幫它們找到妥善出路的。

星期三, 12月 14, 2005

電影 藝術


聊天時朋友跟我表達了他對電影無以覆加的熱愛,甚至到了沒有電影,他將可能一無所有的程度。因為是老朋友了所以我能理解,但是卻沒有感同身受。有種說法是,詩人用右手寫詩,用左手寫散文。很有深刻哲理的電影作者我們稱他電影詩人,最有人文深度的搖滾樂手我們也叫他搖滾詩人。

詩,不知道是被怎麼樣的偉人發明出來的?從最早開始,它似乎就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取得了一個置高的地位。比起電影,或其它形式繁複的藝術,詩或哲學好像更能接近自然的表達能力吧!

羅蘭巴特說:形式只是掩飾內容的匱乏。
安德列巴贊說:避免傷害現實過多的電影。

如果一些娛樂、創意、形式的表達方法都應該更去蕪存菁、更直指意義的核心,精煉到最後的結果,會不會就得放棄電影這種語言形式了?就像布烈松放棄了相機,連同也放棄了他那為人傳頌的『決定性瞬間』。

以我來說,如果有一天我放棄電影了,我還是會留著我的照相機。又如果有一天我什麼都沒有了,其實我倒不認為自己真的一無所有。至少,大自然的造物還有人們的面孔,這些最貼近生命的存粹情感,還能不透過其它人造中介傳達到人心的。

好像很多事情講到極致,就開始不切實際了。一點無礙道德的小趣味會是延續電影生命的關鍵嗎?所謂的必要之惡吧!

星期一, 12月 12, 2005

七美


「七美人兮白璧姿,抱貞拒賊兮死隨之,
英魂永寄孤芳樹,井上長春兮開滿枝。」
象山何志浩 撰 湘鄉張默君 書 

到七美是三年多的事了,那一趟旅遊留下的一批照片幫我在國軍文藝金像獎中騙到了一個位置(自認並不是好作品)。為此,再加上幾個不知哪時記的功,被旅上推薦為國軍優秀官兵,賺到包含三天官兵旅遊的五天返台假。這些是題外話。

遊澎湖的那段時間是我過得最快樂的時間,不過卻和創作上的成就無關。所以有時候不禁會想,影像啦!藝術啦!這些東西,真的就是我最在乎的嗎?還是這些東西只是生活中短暫”冠冕加身”的突發狀況?其實平常花自己最多心思的還是生活周遭和藝術扯不上邊的瑣事,得到的快樂也往往不來自藝術。或是另一種狀況,就是我真的被關在都市太久了。每次跟別人聊到旅行的話題,我心中最嚮往的總是東京、倫敦、紐約、曼徹斯特之類的,北海道、吳哥窟、西藏這些是從不在我的考慮之列的。我不曉得這樣對自己算是了解還是不夠了解,不過我在馬祖離島西莒服役的一年多,還有澎湖的旅遊,心裡是真的產生了一些和窩在都市裡不一樣的感受,而且是正面的。

在剛迷上電影時看到一篇侯導的訪談,他提到不要只從電影裡去學電影。這句話當時我覺得很深刻,多少改變了我以後的閱讀方向。但是我卻沒有能夠把他這句話延伸,也許能幫助我的東西不全在都市裡。

星期四, 12月 08, 2005

南韓和微軟的反壟斷訴訟


從網路上的新聞得知,南韓和微軟的反壟斷訴訟案這個月七日判決下來了,微軟被判罰330億韓圓,並要求限期修改視窗版本,改善其壟斷作為。

南韓的自由貿易委員會主張,微軟作業系統不能強制搭配即時通訊和媒體播放軟體。簡單說就是,如果微軟要在南韓賣Windows作業系統軟體,那他們得先把內附的Media Player和MSN Messenger拿掉。其實內建IE瀏覽器應該也是同理,不過好像不在這次訴訟內容。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像蘋果電腦在他們的OS X裡附上Quick Time、iChat和Safari等等,不也無異於Windows的做法嗎?不過公平交易法”先形式後實質”的審查原則卻使得蘋果能免於訴訟。因為蘋果電腦即使在市佔率成績最亮眼的日本也不過十幾個百分點 ,因此就算蘋果和微軟有相同的產品策略這是事實,但因為他們並沒有進行不公平競爭的影響力,所以也就沒有違反”反托辣斯法”的問題了。

對於這樣的判決,微軟的反應和他們去年三月被歐盟判罰時一樣將繼續上訴。歐州的訴訟至今還在繼續,可想而知南韓的這場官司應該又是一次長期抗戰了吧!微軟在不久前曾經表示,如果南韓強政府制要求微軟單獨為南韓市場移除程式碼或重新設計 ,那可能就要讓Windows退出南韓市場或延後新產品在該國推出的時間,頗有仗勢威脅的意味。無論最後結果如何,不可否認的在資訊技術發展上,南韓的確比我們走得積極多了。

南韓的政府有計劃地提供自製的開放原始碼作業平台給全國學校使用,也規劃在近年內大量替換掉公家機關的微軟作業系統跟Office辦公室套裝軟體。除了降低成本和安全性這兩個重要的好處之外,更重要的是地方性的支援度。這個開放原始碼平台大部份應用軟體也都本土自製,語系和地方使用習慣之類的問題都容易克服,使用單位在後續上也會有更佳的本地廠商支援度。軟體廠商也因為單位的採用,而有更多的支援維護機會和新品開發空間。

台灣高層在這方面就顯得有些後知後覺了,我們現在很多網路服務,像線上銀行之類的都只支援微軟的IE瀏覽器。縱使其他瀏覽器軟體有更好的安全性或更好的效能,使用者卻無法加以選用,這當然是市場競爭進步一個很不好的現象。而且民間的商業行為也就算了,如果連政府檔案或國家資訊建設之類的也陷於單一軟體廠商封閉格式的掌控,那不等於某種程度的喪失了國家自主性了嗎?

基於像這樣的考量,除了韓國近年來積極的資訊建設之外,臨近台灣的日本和中國政府,也都開始有了一些作為。美國麻州和德國慕尼黑規定政府文件須採用開放檔案格式,也是近來比較著名的實例。很希望這樣的議題,可以早一點被台灣的政界注意到,不過我想他們現在都很忙,應該暫時管不著吧!

星期六, 12月 03, 2005

買新手機


蘋果的使用者幾乎都知道MOTO Rokr E1這支手機,不過不批上它幾句卻又顯得愛蘋果的心不夠純正。誰叫它膽敢在Jobs主持的新品發表會上現身,卻沒有一身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的純正蘋果外表,加上大家對它音樂功能的存疑,各討論區的批評紛至沓來。於是罵它的人聲勢越來越大,原本有點偷偷喜歡的人就越是悶不吭聲,不然讓人家知道自己對Rokr E1有興趣那多遜,好像自己的審美教育要再加強一樣。

我也好奇如果未來有一支真正出自Jonathan Ive名師之手的Apple iPhone會長怎樣子。不過要求同是大廠的Motorola做出他牌產品的設計風格,或是跟專職隨身聽的iPod比音樂功能,我想都不是很恰當吧!而且比起市面上諸多動感華麗的手機,Rokr E1的造型已經是非常簡單乾淨的了,加上隨附的耳機和傳輸配件都是迎合Apple當前的標準白色,頂多是機子上方的銀色廠牌logo有些多餘。就連下一支改款自V3的iTunes手機都不見得有E1來得利落,起碼那所謂冷冽科技感的按鍵面板,加上折疊功能這種機關重重的繁複趣味已和apple style相去甚遠。

幾天前不小心弄丟了手機,多了一筆買新手機的開銷,便打消了之前想買iPod的念頭。另外也乾脆將音樂功能加進選購新手機的考慮重點,主要是想把訂閱的podcast節目帶上車聽。Rokr E1和當紅的W800i算是比較功能建全,體積又不會太大的兩個。功能上來講,W800i在MP3手機中的確難逢敵手,加上獨立音樂播放鍵的設計,讓它操作起來更像隨身聽般直覺。Rokr E1唯一只贏在對桌面版iTunes的支援度,偏偏我又是一個重度的iTunes依賴者。就像很多人受到MS Office的制約一樣,沒有iTunes我簡直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條不紊地管理我那一堆音樂檔案和podcast。所以Rokr E1須透過iTunes傳輸音樂,有些評論認為是一項弱點,在我而言卻是最後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

至於W800i的200萬畫素可對焦拍照功能,在我的選購評量中又更次要了。重度的音樂使用者略過手機的音樂功能,左邊口袋手機右邊口袋iPod,不以為苦。而我是左邊口袋手機右邊口袋Minox 35照相機,並沒有任何不妥。

總之,這支打著iTunes名號,一度受到各方矚目的音樂手機,優點缺點在各討論區和測試報告中也提出不少,這裡就不再提。只是有一些地方,是我幾天使用下來覺得稍有遺憾的:第一,它沒有一個獨立於主要按鍵區之外的音樂播放鍵。包括國產品牌在內,不少音樂手機已採取這樣的設計,往後的iTunes手機希望也能採用。第二,按鍵鎖若改為與iPod相同的開關方式,應該會比目前的組合鍵方式更為易用。第三,Rokr E1以USB和電腦連接,卻不能同時充電。如果能夠俱備將會是一大便利,畢竟以一支音樂手機而言,連接電腦的次數並不比須要充電的次數少。

Apple曾表示未來的iTunes手機並不設限只與Motorola一家廠商合作,現在其實也有不少品牌手機的音樂功能不錯,但少了iTunes對我而言就是遺憾。良性競爭對消費者都是好事,可以期待的,比照相功能晚一步被納入手機的音樂播放功能,在我需要購入下一支新手機時,應該已經有很高的完成度了。

星期日, 11月 27, 2005

在日韓人的故事《血與骨》


寫實的故事卻配上有些過於”戲劇化”的表演和鏡頭運動,加上音樂雖然優美動人,下的時機和份量卻都不夠適切,就像吃西瓜沾蜂蜜一樣,分開來欣賞都是傑作,搭配後的整體卻沒有得到相乘的效果。不過全片影像品質是滿讓人折服的,頗有史詩巨片的製作水準。

第一場戲,年輕時的男主角隨著整船的濟州島住民飄洋至寄予夢想的大阪,一眼便讓人聯想到柯波拉的《教父2》,船上的濟州島人看到遠方海岸浮現工廠林立的大阪,一如西西里島移民看到紐約港外的自由女神像般的雀躍。但接下來的故事與其說是移民者在異鄉的奮鬥史,倒更像是以往北野武電影常見的命題,一路步向毀滅的宿命人生。

電影中著墨在韓人日人生活隔閡和文化衝突的地方不多,主要還是韓人社區內的互動。北野武飾演的主角也是像他自導自演電影中的樣貌,但是在極端的暴力中,少了像《花火》中的溫情,和《奏鳴曲》中的義氣凜然。沒有了這些外界的情感牽掛,讓暴力變成令任何人都厭惡的純粹慾望宣洩。而造就這樣的性格,是因為幼時的成長環境?或是離鄉背井的不安?導演沒有在電影裡面留下線索。如果能更加深這個面向的描寫,應該會是一個更完整的故事敘述。

看到關於電影的報導,當初崔洋一導演找上北野武參與這支電影的製作,北野武瞭解了劇本後相當欣喜。不過他表示,執導這部片並不是他能力可以勝任的,只答應以演員身份參與此片,而他也因為片中的精彩演技得到很大肯定。

也好奇說如果由北野武執導的話,這樣題目的片子會被塑造成什麼樣貌。

星期六, 11月 19, 2005

看完《戀之門》


之前看完台北電影節的《下妻物語》和《變態五星級》之後,就對日本近幾年這類誇張演出的喜劇電影大有好感。這些電影的幾個特性,包括像是出色的人物造型跟佈景,還有大量風格化的視覺效果和表演方式,劇情橋段也都有很高的趣味性。

《戀之門》也是一部具有這些特點的片子,又是個愛情故事。女方是身兼同人誌漫畫家身份,並瘋狂沉迷Cosplay的上班族;男方堅持莫名理想以石頭作畫布,作品卻乏人問津。不過這不是一部關於藝術堅持、理念隔閡那種深沉又傷腦力的電影。片子簡潔地起頭,故事以瘋狂失序的腳步進行,加上前面所說的”出色的造型佈景”以及”風格化的鏡頭和表演”。最後在故事即將結束時,問題層出的生活難關隨著男女感情的成功,也一併迎刃而解(更中肯的說,是眼不見為淨),這樣的故事是少不了一個美滿結局的。

我想在這部電影裡,劇情和人物性情轉變的合理性不足,在大部份觀眾眼裡並未因此而減分,在這一次的金馬影展裡,我相信它應該也是博得現場最多歡笑的電影。不過在熱鬧動感的外觀下仍不夠流暢,顯得破碎的敘事架構,也阻礙了電影更深入刻畫的可能性,很容易就給人一種廣告片導演不擅處理長篇敘事的印象。

另外再提一點,進戲院前在影片簡介上並未得知,原來塚本晉也在片中也飾演了一位嗜酒的漫畫圈人士。另外就是片中客串色情舞廳老闆的三池崇史,他們都是繼北野武之後最得我心的風格化日本演員和導演。在他們短暫出現卻搶眼的片段,都像是感染到了他們自己電影中特有的怪誕氣氛,這部份還蠻讓我意外驚喜的。

星期五, 11月 18, 2005

觀影十大惡行惡狀


1.將味道重、聲音大的食物帶進場,例如塑膠袋裝滷味
2.手機一直震動,以為別人都聽不到
3.遲到進場,在走道站得直挺挺的
4.邊看電影邊不停挖鼻屎,手指還一直搓,忽略旁人感受
5.不停抖腳,發出布料磨擦聲,並造成座椅跟著震動
6.不該笑的地方笑出聲音,傷導演的心
7.想睡不好好睡,搖頭晃腦的,影響視線
8.睡得太沉,打鼾聲都出來了
9.現場即時評論,或預測劇情
10.放映廳的燈都還沒亮就離場,不尊重電影和其他觀眾

星期一, 11月 14, 2005

金馬獎頒獎典禮美中不足


我們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男主持人,除了講了一個『今年的入圍影片就只差《黑社會》一片沒看過,因為他們防盜版的工作做得很好』這樣的笑話之外,還在介紹評審團時,把資深電影人陳懷恩的名字唸成陳懷思。我說奇怪,為什麼一個這麼不關心電影,又這麼對國內電影環境狀況外的人,可以被請來當金馬獎頒獎典禮的主持人?我哥說:『不然國內的男主持人隨便你挑,你要挑哪一個?』果然,現實總是如此讓人難以承受。

我的想法只是,金馬獎是國內電影界指標性的活動,除了幕後的專業人士之外,對外公關人員(包括典禮主持人)的甄選,還有這些人員自我的專業要求,應該都要能盡量完善。不然像我們有一位這樣的金馬獎男主持人,既使他在台上如何大力讚揚國片之美,鼓勵大家進戲院救國片,在台下聽來也總覺得是裝腔作態,誠意不足。

不過這次金馬獎內涵是很不錯的,我們還是有很多好看的參賽電影,很多好演員和優秀幕後工作者參加盛會,更有一群在專業上值得尊敬的評審團。我聽李安導演說,因為碰上了新電影的宣傳活動,他是推掉四個城市的宣傳活動才能回國參加頒獎典禮,聽了這些話,我真的相當開心。雖然他電影一直都不是我的tone,不過我還是會一直支持他的。

星期日, 11月 13, 2005

我是資淺的楚浮迷


在今年金馬影展看的第一部紀錄片《楚浮話楚浮》。很規矩的片名,內容也是。雖然不是說有什麼缺失,而且看完也確實收穫不少,不過我的想法是,如果作者本身的精神也能加注其中,應該可以成就一部更傑出的紀錄片。就像說,今天如果換成是《城市時裝速記》或《尋找小津》這些片,會讓我覺得這是一部優秀作品的原因,除了我對山本耀司或小津等故事的主人翁感興趣,另外更重要的一部份是因為,我也看到了紀錄片作者自己獨有的觀點和敘事方法。

如本篇標題所示,對楚浮的生平我所識不多,所以面對《楚浮話楚浮》片中的每一段訪談和史料畫面,其實我都覺得如獲至寶、雀躍不已。可惜導演沒能如我所願把1968年的部份再講得詳細一點,當年的動亂對往後的法國電影應該是個重要的轉折點,不過也可能是這部片確實反映出,楚浮並不是一個激進的政治電影作者。另外我不知道楚浮著手拍片之前的影評時期,是不是也有些東西可以讓我們知道的。話說回來,也是我太貪心地希望能在這部片中,獲取我在書面資料所不能瞭解關於楚浮的一切。

看到伍迪艾倫的訪談時我非常非常興奮,我太喜歡他們倆了,所以很好奇他們曾經有過的互動。不過大失所望地,原來他們唯一的一次碰面,一人正在學法語,另一人則是在學英語,兩人都只是課程的剛開始,所以對話相當地困難,根本無法作任何深入的交談。不過這段還挺有趣的。

片子最後的部份楚浮已經患病,他的好友捷克導演福曼前往探視。楚浮表示非常想看《阿瑪迪斯》,可惜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再進戲院,福曼便將《阿瑪迪斯》幾乎每一場的細節一一敘述給楚浮聽。雖然這部份的呈現方式是福曼的事後口述,不過就好像畫面在眼前一樣令人不忍。

片中另外有一段講到《日以作夜》的拍製時期。接受訪談的副導提到他當年怎麼都看不出,何以楚浮如此堅持要拍攝這支看來不甚出色的作品。不過在十多年後這位副導遇到了一位年輕同業向他表示,這部片是如何地經典、如何地讓他心灰意冷的時候重燃對電影工作的熱愛。一部能如此正面鼓舞熱情的電影,在歲月經過之中開始顯現出它的價值。

我也是常常從很多傑出的作品來找回我對一些東西的熱情。電影,還真的挺有趣的。

星期四, 11月 10, 2005

台灣不是在搞文革


閣揆大人說台灣現在還在搞文革。不論這算不算無的放矢或是惡人先告狀,我倒真的認為台灣還真是欠缺了左派的聲音。六零末、七零初的革命年代,除了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毫無疑問是項傷害之外,左派力量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激起了鼓舞人心的效應,像亞歷山大杜塞克接掌捷克共產黨之後開啟的布拉格之春、美國柏克萊大學言論自由運動,和往後幾年熱絡的民權運動,還有在法國電影圈造成重大影響的1968年巴黎五月事件。

可能是台灣一直以來跟中國共產黨的對立關係,總覺得在台灣的社會環境中左派、社會主義等等這些名詞,都被蒙上一層看似危險邪惡的陰影,其實這種非功利的社會力量可能才是台灣現在最需要的。現在台灣由當初出身群眾運動、社會運動的政黨執政,但是幾年下來的表現早已不復當年的無私熱情。

面對現況不願沉默的文化界反被當權者指責為搞文革。在我的想法是,政府的做法更像當年揮軍鎮壓東歐改革風潮的蘇聯保守高層,比起杜十三的恐嚇電話或楊儒門的白米炸彈,這才是傷害程度更大的暴力。

星期三, 11月 09, 2005

我不知道《誰是卡謬》


之前對於柳町光男導演的作品完全沒有接觸,所以我完全是衝著對卡謬的喜愛而進戲院。劇中的電影系學生在籌拍一部改編日本小說的殺人影片,行兇的主角有著類似卡謬《異鄉人》主角莫梭的反社會性格,除此之外這並不是一部有著太多存在主義風格的電影。

不過我想大家都將不可避免地成了異鄉人。包含劇中的學生導演、導演女友、副導、主角,和每個參與電影製作的學生成員,大家或多或少都感受到生活中的種種荒謬處境,卻沒發現這些難以解決的狀況就是來自這個世界的非理性。而後來被大家戲稱為《巫山雲》裡阿黛爾的導演女友,也許只有她體認出了一種自殺或茍活之外的第三種存在,即薛西佛斯那樣悲劇式,卻也是一種英雄式的存在。

卡謬說:
在我而言,莫梭不是一個流浪者,
而是一個可憐的、毫無戒備的人,
他愛上了太陽,太陽卻不給他以陰蔽。

星期一, 11月 07, 2005

政治迷霧


就像《誰殺了甘迺迪》一樣,甘迺迪事件在美國官方也早有了個定論。不過在這個事實與想像間的灰色地帶,導演奧利佛史東仍然發揮偵探般的邏輯推理,從牽涉廣大的整堆歷史資料和人物之間,堆疊拼湊出一條主觀卻也合理的另一種可能性。政治與媒體的一部份趣味也是在這裡吧!那位立法委員說暫時不談雙陳濟州島照片,以免影響往後爆料的節奏。這樣的說法我就覺得太不合適了,把操控閱聽眾慾望和政治權謀的醜態都表露在外。

我難過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瞭解,事情被這樣子處理是有礙道德的。我不喜歡事情未明的時候在有限的資訊中臆測,也無從得知電視或報紙中的哪些人說謊欺騙了我,我只是不解這有什麼好爭的呢?不難想像這樣換來的擁有也只是換得長久的失去。並不難瞭解,我覺得。

星期五, 11月 04, 2005

照相機功能的進化(下)


1988年Nikon推出F4,加入快門先決、全自動曝光、自動對焦、自動過片退片,還有自動感應底片感光度編碼。除了沒有手動過片之外,F4保留了全部的手動功能和質感,連手動回片桿也不缺。在我的想法裡底片相機的功能演化在這一刻就應該終止了,事實上我也聽過不少人表示,希望NIKON在終止生產底片相機前,能再復刻一款功能相同但對焦性能加強的新款Nikon F4。

時間再往後就到了我開始”學攝影”的年代。我爸很大方地全額讚助我購買第一台單眼相機,不過蒐集資料時我卻在成堆的DM和器材雜誌裡迷了路。各廠牌鏡頭的畫質比較先不提,光是各式電子機身上的獨門絕招就讓我理不出頭緒了,有幾項功能我印象相當深刻。像Canon的EOS100吧!它有一本各式攝影範例的小冊可以隨機攜帶,當拍照時有遇到和小冊子中哪一張照片相似情境時,就可以把該圖片上的條碼掃瞄進相機,相機便可以作出相似的設定,以期拍出類似效果的照片。

Minolta高階機種也有一些有趣的功能,這些功能我沒注意最近的KM數位單眼有沒有跟進。Minolta高階相機在握把處有金屬製感應器,觀景窗上有另一個距離感應器,當攝影師手抓相機眼睛湊近觀景窗,相機便能在兩個感應器皆被觸動下第一時間啟動自動對焦。

Canon準專業機上搭配的則是更高科技的瞳孔對焦技術。他們首開多點對焦的技術,但是對焦點太多須要選擇,反而拖慢整個拍照流程的速度,於是Canon EOS5開始在觀景窗內裝設偵測器,使相機能夠依照攝影師眼球的注視方向選擇對焦點。不過這項技術因為準確度無法提昇,所以從未搭載在頂級機身上。

小花模式、人像模式、運動模式、夜間模式、防紅眼......,眾多馬戲團般豐富的功能也都出現在這多變的九零年代。這些功能仍然被現在的數位輕便相機延用,而且更變本加利出現了寵物模式、復古模式、鮮豔模式、水底模式、煙火模式、雪景模式、海灘模式,也可以選擇你在控制這些功能時要不要按鍵音,按快門要模擬快門聲還是要可愛的狗叫聲。回頭想想,在這之前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偉大攝影家們也用著沒有這些豐富功能的相機,拍出一張張情境優雅、情感豐富的傳世之作。

面對這種時代的進步,我也只有一個小心願,就是希望有一天潮流使得我的傳統底片相機一一除役之時,還能有一台傳承傳統操作質感的數位相機出現。讓拍照拍還是像以往那麼單純,光圈、快門、焦距。剩下的,就看你要在那個24mm×36mm的框框裡放進什麼故事了。

星期四, 11月 03, 2005

照相機功能的進化(上)


前陣子爸媽為了出國買了一台輕便型數位相機,這台相機功能對他們而言還是太繁雜了,經過我三四天的密集使用教學也只讓他們學會了一種操作,就是不小心設定跑掉時要怎樣調回AUTO。小時候是我爸教我開始認識光圈快門的,算來他在拍照這門學問上也不算大外行,不過他犯的錯誤是,太相信廠商在相機上強加的一些華麗功能都是有其必要,所以不禁感嘆現在的攝影已經不像他年輕時那麼簡單了。

我手邊最有年紀的相機是台1954年的Voigtlander VITO-B。上面的機構只有光圈環、對焦環、快門環、快門鈕、過片桿,頂多再加上退片機構和須要手動歸零的計數器,連合焦機構和測光表都沒有,但是輔以輕便的體積,加上它採用通用的135標準規格底片這已經足夠應付我大多數的拍照需求了。

再近期一點的我有一台NIKON F3單眼相機,它是1980年推出的產品,有各式可供替換的鏡頭和令人信賴的合焦機構及測光表,它也順應自動化的趨勢加入了光圈先決的功能。有了光圈先決,如果再配合超焦距的概念,那我在拍照現場只須管兩件事—構圖、按快門,最簡單的拍照流程。

目前我隨身攜帶的相機是台德製的Minox 35ML,是台僅重180公克的光圈先決輕便相機,和NIKON F3單眼相機一樣
可以在鏡頭上手動調控光圈焦距,也有手動感光度調整。這樣的半自動功能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機分工。這台相機發表於1985年,之後各廠商輕便相機不斷推陳出新,不過依我的需求,它們再也沒有進步的表現了。

星期三, 11月 02, 2005

柴米油鹽


有一次在家想要煎顆蛋,才發現沒有油,我猜想這狀況被默許有一陣子了。一個家電視斷訊了將立刻影響到每個成員的起居習慣,但是少了柴米油鹽這類所謂的民生必需品,卻似乎還是可以正常運行好一陣子。

舊誠品音樂館


以前隨手拍的舊誠品音樂館(公館)照片。現在很多東西都不如從前了,像從前的華山特區、從前的竹圍工作室、從前的派出所小劇場、從前的地社現場表演,還有從前的春暉電影台。這些東西還挺讓人懷念的。

不過想一想,新的東西還是偶有佳作的,像台北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