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9月 25, 2006

又多了一個信箱


朋友給我Gmail的邀請函,所以現在總共有了四個e-mail帳號(比狡兔還多一個)。邊試功能,也比較一下各家的webmail。

HiNet
HiNet的信箱是最早家裡申請中華電信撥接帳號時附的,後來免費信箱的服務多了,家人都各自申請了信箱,這帳號就變成我個人的。HiNet的e-mail以POP3收信為主,網頁上的webmail沒什麼太厲害的地方,應該只是打算把它當成在外面電腦要收信時的備案吧!50MB當POP3收信的緩衝不算小,不過如果都用webmail而不定期從伺服器上取信下來,也不是沒有塞滿的一天。

Yahoo
台灣最大的入口網站,應該不少人也都有Yahoo的信箱吧!容量1GB、Norton線上掃毒、JPG縮圖預覽、行事曆、記事本......。是我一直在用的web mail,在外島一年多也都是用Yahoo收外部信的功能來收HiNet的信。功能說不上好或不好,不過廣告都入侵到功能列了有點討厭。

Hotmail
想當然是申請MSN Messenger時用的,是個幾乎沒在登入使用的信箱,大概也因此別人的都自動升級成250MB了,我的卻還停留在25MB。有Trend Micro線上掃毒、JPG全尺寸預覽、行事曆......,功能跟Yahoo差不多,版面廣告比較不那麼氾濫,界面還滿清爽美觀的。不過Hotmail有中文亂碼的問題,看在我也沒在用的份上就不計較了。

Gmail
目前容量2767MB,而且還不斷在長大當中。2GB的空間能做的事不少,最常是聽說拿來當網路硬碟,厲害的還聽過當網路相本、FTP伺服器甚至部落格的。不講旁門左道,Gmail以它身為webmail而言也是相當好用,頁面整潔沒有花花綠綠的廣告,AJAX的運用讓它比其他webmail有更好的使用界面和速度。Gmail有支援POP3收信,不過超過2GB的海量還收到電腦來佔硬碟空間不是太可惜了嗎?信件放在Google那邊讓他們定期備份,也比放在自己電腦都不備份哪天掛了還好。

防毒跟防垃圾信Gmail也自有一套,Google沒公佈採用的掃毒技術,另外除了掃毒也會把exe執行檔擋下來(即使封存成壓縮檔也一樣)。雖然有點嚴厲,但是算是防堵病毒最徹底的做法了。信件中的jpg、 gif圖檔可以全尺寸預覽,pdf檔跟doc檔可以HTML預覽,英文(美國)版的界面現在還能直接播放信件中的MP3檔。信件多了之後,歸類和管理功能就變得重要了,我覺得這是Gmail的重要優勢,比一般webmail簡單的檔案夾方法高明太多了。雖然還沒摸熟,我也覺得以webmail來說,Gmail的功能好得有點過分。而且Gmail掛著Beta兩年多了還沒改成正式版,誰曉得之後還會有什麼新名堂。

我的新信箱:

星期四, 9月 21, 2006

立場表態


據我所知,我身邊應該沒有什麼嚴重的顏色偏好者,大家都有點冷感吧!除了偶爾會被「低能政客不當言行」這樣的個案激怒。倒是我為了確立自己的觀點,最近有比較留意一點。

我支持反貪腐活動,而現在我覺得應該是時候把焦點轉回司法調查跟憲政體制了。我本來以為表達民意跟警示當政者才是重點,拉扁下台不一定是最終目的。而且這些日子南北各地的拳腳衝突,不管紅的欺負人或是綠的欺負人,都讓我相當不舒服。

要成大事就不能拘泥小節,切·格瓦拉指導的解放游擊戰中,相信也曾經造成不少善良者喪命吧!這也沒阻礙過他前進的方向。比例原則,當權者要有多大的錯誤,才值得人民承擔這麼大的傷害也要改變現況?我在這方面是比較趨向保守的。

1969年約翰·藍儂與他新婚妻子小野洋子在阿姆斯特丹的飯店內舉行了為期一週的『床上靜坐』,以抗議這世界上所有的苦難與暴力。他們認為,以執政者慣用的武器與之對抗並不合適,當權者永遠是贏家。不如幽默以對,因為權力者不知道怎麼對付幽默。「以和平的幽默對抗體制」,反貪腐活動當初若是循著這樣的基調來走,在我的想像中,應該是可以造成不小的影響力(當然不是像拉下總統這麼立即的事),可是今天的情勢卻是開始往不好的方向前去。

以前我嘆息自己的年代,趕不上法國的五月事件,趕不上捷克的布拉格之春,趕不上愛與和平的Woodstock。所以在這個看似台灣重要轉折的時刻,我也擔心將來會不會後悔這段時間的毫無作為。

只是越到後頭,事情就越變得無法在單單只有紅、綠的兩種選項中選邊支持。除了陳總統周遭的人不太乾淨和游主席是跳梁小丑這兩件事是我比較確定的之外,我還找不太到非得立即強迫總統下台的急迫性。反之,除了部份紅衣群眾的失態舉止和我個人討厭范先生之外,我也無法以任意栽贓的態度抹殺所有倒扁群眾自由意志的選擇。

總之我還是無法行動,在這樣的場合,到底我也只適合擔任旁觀的認識者角色吧!

星期六, 9月 16, 2006

Leica M8發表


最近震撼彈不斷,在我還沒從紅軍圍城和舒馬克退休的驚恐中恢復過來的當下,又從Leica美國官方網站上看到了M8的發表訊息。沒有意外的,在M7和MP這兩台終極底片機接連推出之後,能接續M系列的就只有轉向數位化了。

節錄一些網頁上看到的資料:
1030萬畫素CCD(Made by Kodak)
片幅18 mm x 27 mm(1.33x)
觀景窗倍率0.68(傳統M系列以0.72為主)
有效基線47.1mm(69.25x0.68)
框線24/35、28/90、50/75
最高快門速度1/8000 閃燈同步1/250
感光度160~2500
2.5吋的monitor
連拍速度2張/秒
儲存媒介SD卡,支援最高4GB
重量545g,體積外觀也和M6-TTL、M7相仿
預計2006年11月底上市
德國製

其它外觀操作:
除了2000年停產的Nikon F3,長久以來只有M系列仍保持橫走式快門機構,如今新M8快門簾終於也為因應高速快門需求改為金屬縱走式了。測光錶採光改為像Konica的Hexar RF那樣在簾幕中插入一片白色簾葉,快門連拍設定旋鈕、電力跟張數顯示窗也都和Hexar RF雷同。當初M7未推出前,就有人說Hexar RF的推出描繪了M7的雛型,看來又跨了一代,數位化之後的M8才真的跟Hexar RF像孿生兄弟呢!其它功能設定方面,網頁上用了最能代表Leica精神的一句話『Concentration on the exposure. Not on the controls』。一句話打死一票DSLR,我也相信Leica在這方面有獨步全球相機產業的know-how。

鏡頭方面:
之前開始被使用在M系列新出廠鏡頭上的六位元制編碼,的確如一般猜測可用在M8上作個別鏡頭特性的最佳化運算依據。除了少數後鏡組過於深入機身的老鏡頭無法用在M8之外,大部份傳統鏡頭都能通用,Leica也出了一支16-18-21的三焦段鏡頭補齊乘上1.33倍之後不足的焦段。

最後是行家最在意的一點,傾斜入光造成CCD邊緣影像劣化一直是惱人的問題,所以有些未針對數位機身專門設計的傳統優秀鏡頭用在數位機身上效果都不夠理想。M系列機身因短後焦而有更大入光傾斜角度的這個特性,更加深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是行家們猜測M系列數位化可能面臨的主要障礙。

Leica這方面的說明是,他們在M8的CCD感光板前面鋪設一層中央到邊緣角度漸變的“microlenses”,讓光線進到整面CCD能有較一致的入光角度。如此一來增加了CCD邊緣的感光效率,也避免了sensor-related vignetting(不知道怎麼翻,指感光材而非鏡頭因素造成的漸暈現象),針對底片特性設計的原有M系列鏡頭也能在M8上正常發揮了。

準備開始動作吧!購物慾未被滿足的各位,可別說投資M系列沒未來了。

Leica M8官方網頁

星期四, 9月 14, 2006

iTunes 7 發表


台北時間昨晚的Apple Special Event,主要發表的是音樂類軟硬體產品,更新的包括全系列大大小小的iPod、新版iTunes 7,蘋果線上影音商店也重新裝璜(還是跟台灣無關)。剛剛把iTunes更新,進步不小,算是一次重大改版。試用一下有幾個主要改變項目:

1.新的icon圖像:由綠轉藍,絕對無關政局!禮拜天我在看法拉利大主場Monza的轉播比賽時,我媽也問我:「怎麼外國人也一片紅衣?」不過我覺得新的icon在色調和反光效果上給人感覺太銳利了,還看不太習慣。

2.新增兩種專輯瀏覽模式:效果絢麗的Cover Flow可以模擬如實際翻找CD那樣來瀏覽iTunes中的音樂檔案,之前是一個第三方的外掛,現在被整合進來。另一個模式像附圖那樣,兼具樹狀文字和唱片封面瀏覽,但視覺上不那麼花俏,我覺得這是總共三種模式中最理想的一個。

3.功能面版配置更恰當:將常用功能(像iPod或iTunes手機設定選項)整合進主視窗,不常用的(像等化器、視覺效果)則收至menu bar。

4.無間段播放功能:雖然這在千百年前的CD隨身聽就能辦到了。不過可惜試了一下我的ROKR手機,跟新版iTunes同步更新之後,歌曲之間都還是會斷掉。

5.最後就是新增電影商品的iTunes Store(因為多了影視服務,捨棄iTunes Music Store這個舊名)。

蘋果之前隨intel iMac一同發表的應用軟體『Front Row』,已經透露出一點客廳多媒體中心的雛型。昨晚會場最後登場的iTV試作機,打算以無線網路連接房間的電腦和客廳電視,讓你也省了在客廳電視旁擺一台電腦的麻煩,賈伯斯也現場展示了它軟硬體上相當的成熟度。

XBOX 360發表之初,有評論預言微軟想以這台電視遊樂器搶食客廳多媒體娛樂市場的野心。所以360真正的對手並不是SONY的PS3,原來微軟更在意的是蘋果這幾年在iTMS上的成就。明年初iTV上市,局面應該相當有趣。

iPod+iTunes

星期三, 9月 13, 2006

又將少了一個巨星


Monza這場賽事,Schumacher和所屬的法拉利車隊成了整週的主角,Schumacher最後順利奪冠,成功在車隊積分上超越雷諾躍上領先位置,車手積分也以單場所及的最大幅度,一口氣將與領先者Alonso間的差距縮短到僅差2分。賽末Schumacher在team radio中也如期為這一整週F1界最熱話題揭曉謎底,即他選擇退休的決定。所以緊接而來的本季最後三場賽事,也將是Schumacher車手生涯的最後三戰。

本來今年的義大利站該是可以成為經典的一戰,可惜太多的政治運作讓它稍稍失色了。像是Massa在週六排位賽疑似受阻的情形,被車隊利用來擴大抨擊抗議,以致Alonso在賽會粗糙的調查下被判罰取消前三快成績而退至第十位起跑。雷諾車隊因此在缺乏有力證據之下,指控法拉利使用違反規定的輪胎以期作為反制。而Alonso竟在受罰後,發表言論表示他「再也不認為F1是個具有運動精神的競技。」身為現任的F1世界冠軍如此發言,我認為顯然不妥。算了,反正F1這圈子就是這樣,批評最多的永遠是最熱衷的(拒絕F1的Montoya算極少數的例外)。

很多曾經關注過的體育項目,當年竄起的新星這段時間也都一個一個封劍歸山了。像不久前在美網引退的阿格西,當初我第一次握網球拍時,他還是略顯輕浮、留著一頭卷曲長髮的青年浪子形象,成績也因散漫的態度,一直不如他的其他美國同梯。

小時候第一次翻汽車雜誌上的F1賽車報導時,Schumacher也是以新星的姿態與Prost、Senna、Damon Hill這些名字同在積分榜的一級戰區並列,那時應該也是近來F1最輝煌的一段。今年最後三場賽事結束,Schumacher也將追隨這些名將之後邁入傳奇。Schumacher能不能稱為F1史上最偉大車手仍有爭議,但是以驚人的數據成績來看,稱他為史上“最成功”的F1車手應不為過吧!

一代車神宣佈退休後,法拉利接著證實Raikkonen將加入車隊的消息。眾所皆知Alonso明年也將轉往麥拉倫車隊,期待他們倆在明年能再次展開如05年那般的精彩對決。Massa今年表現看來,下個賽季應該也是能有一些作為。Button再不得到一輛夠競爭力的車子,恐怕也要落入如當年Frentzen那般的際遇了,Frentzen算是近年來我私心最引以為憾的優秀車手了。

星期日, 9月 10, 2006

《換取的孩子》中提到的伊丹十三


就如張大春的推薦序文中所言,《換取的孩子》這樣一部自傳性、報導性色彩濃厚的小說作品,確實從膚淺大眾媒體那裡奪回了作為一個讀者和觀眾,深入審視創作者真實人生的權利。而這部份的真實正是大眾媒體的平庸所無力介入,甚至為迎合低劣品味而加以抹除的部份。媒體對於伊丹十三死因及人生態度的輕蔑解讀,以往我便不甚茍同。而在看過小說之後,又更見識到導演他不同於公眾形像之外的深沉面向。

小說裡有一段關於電影觀賞以及創作方向的看法論述。化身為吾良的導演伊丹十三,透過於死前預錄的錄音帶,對著小說裡化身為古義人的作者大江健三郎說道:「時下的年輕影迷,就愛用錄影帶看幾百遍同樣的電影,還能針對某一場景的細瑣部份,頭頭是道提出蠻透徹的見解呢!不過,根據我的經驗,倒是一次也沒有從這一類談論中學到什麼有建設性的東西。......作為看電影的經驗,這種方式妥當嗎?一部作品不足兩小時流程,能說每一個瞬間都是活生生的經驗嗎?初次欣賞時沒有看到的東西,藉著重看和追認,真就能給你更深的領受?你第二次起重複看的,會不會是第一次看的電影的所謂“後設影片”?如果是,那麼,你只不過多了個與初次看時的感動不同的另一種情緒經驗,也就是二次性的“後設電影”經驗而已......」

沒想到我長久以來習以為常的“觀賞”方式,竟存著這樣的盲點。雖然我還沒用功到反覆倒帶觀察的地步,但也確實不能免的,常將各種效果、技法的理論套在正觀看電影上加以理解,也常害怕一有分神便有可能喪失了這次觀影經驗的完整性。可一直以來我也並不是對這樣的狀況毫無察覺,因此我會在意其它行業就職或不同所學的朋友對一部片子的感想,並不是那種紆尊降貴的示好,而是真的認為也許他們才是以比較正確的方向來瞭解一部電影。

在計劃中吾良打算拍的,不同於他以往公映過的“局部”的電影,而是一部在第一次觀看便能以新鮮的目光完全捕捉的“整體”的電影。「我絕不做一再用特寫(吾良以正港的英語發音說close-up這個字)主導觀眾這種小鼻小眼的事。讓整體情境佔滿畫面,是我的原則。我要給觀眾足夠的時間去欣賞整個情境所有的細微部份......」

順著這段話,腦子裡跑出一些人名,像蘇古諾夫、安哲羅普洛斯,或是侯孝賢,吾良要拍的會是像這樣的電影嗎?不知道我對導演如此的理解有沒有誤。但是即使真拍攝出一部自然而然會讓觀眾看見整體,而無需再重看的整體電影,就真能避免掉有心觀眾的後設解讀嗎?只怕我們這些汲汲營營的影迷要辜負導演的心了。

小說裡不斷提到,當年在松山老家崇山深谷中和吾良共同經歷的暴力事件,成為古義人成為小說家的動機,並自認不可能不寫出“那件事”便結束小說生涯。吾良也說過,他之所以成為導演,便是想說有朝一日要將“那件事”拍成整體的長片。甚至在吾良死後的遺物中,還留有一份仍未完整的劇本。

不由得又落入一個平庸影迷的思緒,要是這個發生在當年,讓大江健三郎和伊丹十三這對青年時期以來的至交終生牽掛又影響深遠的“那件事”,終於要付諸拍攝,以不同以往的整體電影方式拍攝(據小說中的說法,將會是一部十幾個小時的大部頭電影),我會多麼熱切期待這部作品的面世,而它卻再也沒有付諸實行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