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27, 2005
在日韓人的故事《血與骨》
寫實的故事卻配上有些過於”戲劇化”的表演和鏡頭運動,加上音樂雖然優美動人,下的時機和份量卻都不夠適切,就像吃西瓜沾蜂蜜一樣,分開來欣賞都是傑作,搭配後的整體卻沒有得到相乘的效果。不過全片影像品質是滿讓人折服的,頗有史詩巨片的製作水準。
第一場戲,年輕時的男主角隨著整船的濟州島住民飄洋至寄予夢想的大阪,一眼便讓人聯想到柯波拉的《教父2》,船上的濟州島人看到遠方海岸浮現工廠林立的大阪,一如西西里島移民看到紐約港外的自由女神像般的雀躍。但接下來的故事與其說是移民者在異鄉的奮鬥史,倒更像是以往北野武電影常見的命題,一路步向毀滅的宿命人生。
電影中著墨在韓人日人生活隔閡和文化衝突的地方不多,主要還是韓人社區內的互動。北野武飾演的主角也是像他自導自演電影中的樣貌,但是在極端的暴力中,少了像《花火》中的溫情,和《奏鳴曲》中的義氣凜然。沒有了這些外界的情感牽掛,讓暴力變成令任何人都厭惡的純粹慾望宣洩。而造就這樣的性格,是因為幼時的成長環境?或是離鄉背井的不安?導演沒有在電影裡面留下線索。如果能更加深這個面向的描寫,應該會是一個更完整的故事敘述。
看到關於電影的報導,當初崔洋一導演找上北野武參與這支電影的製作,北野武瞭解了劇本後相當欣喜。不過他表示,執導這部片並不是他能力可以勝任的,只答應以演員身份參與此片,而他也因為片中的精彩演技得到很大肯定。
也好奇說如果由北野武執導的話,這樣題目的片子會被塑造成什麼樣貌。
星期六, 11月 19, 2005
看完《戀之門》
之前看完台北電影節的《下妻物語》和《變態五星級》之後,就對日本近幾年這類誇張演出的喜劇電影大有好感。這些電影的幾個特性,包括像是出色的人物造型跟佈景,還有大量風格化的視覺效果和表演方式,劇情橋段也都有很高的趣味性。
《戀之門》也是一部具有這些特點的片子,又是個愛情故事。女方是身兼同人誌漫畫家身份,並瘋狂沉迷Cosplay的上班族;男方堅持莫名理想以石頭作畫布,作品卻乏人問津。不過這不是一部關於藝術堅持、理念隔閡那種深沉又傷腦力的電影。片子簡潔地起頭,故事以瘋狂失序的腳步進行,加上前面所說的”出色的造型佈景”以及”風格化的鏡頭和表演”。最後在故事即將結束時,問題層出的生活難關隨著男女感情的成功,也一併迎刃而解(更中肯的說,是眼不見為淨),這樣的故事是少不了一個美滿結局的。
我想在這部電影裡,劇情和人物性情轉變的合理性不足,在大部份觀眾眼裡並未因此而減分,在這一次的金馬影展裡,我相信它應該也是博得現場最多歡笑的電影。不過在熱鬧動感的外觀下仍不夠流暢,顯得破碎的敘事架構,也阻礙了電影更深入刻畫的可能性,很容易就給人一種廣告片導演不擅處理長篇敘事的印象。
另外再提一點,進戲院前在影片簡介上並未得知,原來塚本晉也在片中也飾演了一位嗜酒的漫畫圈人士。另外就是片中客串色情舞廳老闆的三池崇史,他們都是繼北野武之後最得我心的風格化日本演員和導演。在他們短暫出現卻搶眼的片段,都像是感染到了他們自己電影中特有的怪誕氣氛,這部份還蠻讓我意外驚喜的。
星期五, 11月 18, 2005
星期一, 11月 14, 2005
金馬獎頒獎典禮美中不足
我們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男主持人,除了講了一個『今年的入圍影片就只差《黑社會》一片沒看過,因為他們防盜版的工作做得很好』這樣的笑話之外,還在介紹評審團時,把資深電影人陳懷恩的名字唸成陳懷思。我說奇怪,為什麼一個這麼不關心電影,又這麼對國內電影環境狀況外的人,可以被請來當金馬獎頒獎典禮的主持人?我哥說:『不然國內的男主持人隨便你挑,你要挑哪一個?』果然,現實總是如此讓人難以承受。
我的想法只是,金馬獎是國內電影界指標性的活動,除了幕後的專業人士之外,對外公關人員(包括典禮主持人)的甄選,還有這些人員自我的專業要求,應該都要能盡量完善。不然像我們有一位這樣的金馬獎男主持人,既使他在台上如何大力讚揚國片之美,鼓勵大家進戲院救國片,在台下聽來也總覺得是裝腔作態,誠意不足。
不過這次金馬獎內涵是很不錯的,我們還是有很多好看的參賽電影,很多好演員和優秀幕後工作者參加盛會,更有一群在專業上值得尊敬的評審團。我聽李安導演說,因為碰上了新電影的宣傳活動,他是推掉四個城市的宣傳活動才能回國參加頒獎典禮,聽了這些話,我真的相當開心。雖然他電影一直都不是我的tone,不過我還是會一直支持他的。
星期日, 11月 13, 2005
我是資淺的楚浮迷
在今年金馬影展看的第一部紀錄片《楚浮話楚浮》。很規矩的片名,內容也是。雖然不是說有什麼缺失,而且看完也確實收穫不少,不過我的想法是,如果作者本身的精神也能加注其中,應該可以成就一部更傑出的紀錄片。就像說,今天如果換成是《城市時裝速記》或《尋找小津》這些片,會讓我覺得這是一部優秀作品的原因,除了我對山本耀司或小津等故事的主人翁感興趣,另外更重要的一部份是因為,我也看到了紀錄片作者自己獨有的觀點和敘事方法。
如本篇標題所示,對楚浮的生平我所識不多,所以面對《楚浮話楚浮》片中的每一段訪談和史料畫面,其實我都覺得如獲至寶、雀躍不已。可惜導演沒能如我所願把1968年的部份再講得詳細一點,當年的動亂對往後的法國電影應該是個重要的轉折點,不過也可能是這部片確實反映出,楚浮並不是一個激進的政治電影作者。另外我不知道楚浮著手拍片之前的影評時期,是不是也有些東西可以讓我們知道的。話說回來,也是我太貪心地希望能在這部片中,獲取我在書面資料所不能瞭解關於楚浮的一切。
看到伍迪艾倫的訪談時我非常非常興奮,我太喜歡他們倆了,所以很好奇他們曾經有過的互動。不過大失所望地,原來他們唯一的一次碰面,一人正在學法語,另一人則是在學英語,兩人都只是課程的剛開始,所以對話相當地困難,根本無法作任何深入的交談。不過這段還挺有趣的。
片子最後的部份楚浮已經患病,他的好友捷克導演福曼前往探視。楚浮表示非常想看《阿瑪迪斯》,可惜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再進戲院,福曼便將《阿瑪迪斯》幾乎每一場的細節一一敘述給楚浮聽。雖然這部份的呈現方式是福曼的事後口述,不過就好像畫面在眼前一樣令人不忍。
片中另外有一段講到《日以作夜》的拍製時期。接受訪談的副導提到他當年怎麼都看不出,何以楚浮如此堅持要拍攝這支看來不甚出色的作品。不過在十多年後這位副導遇到了一位年輕同業向他表示,這部片是如何地經典、如何地讓他心灰意冷的時候重燃對電影工作的熱愛。一部能如此正面鼓舞熱情的電影,在歲月經過之中開始顯現出它的價值。
我也是常常從很多傑出的作品來找回我對一些東西的熱情。電影,還真的挺有趣的。
星期四, 11月 10, 2005
台灣不是在搞文革
閣揆大人說台灣現在還在搞文革。不論這算不算無的放矢或是惡人先告狀,我倒真的認為台灣還真是欠缺了左派的聲音。六零末、七零初的革命年代,除了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毫無疑問是項傷害之外,左派力量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激起了鼓舞人心的效應,像亞歷山大杜塞克接掌捷克共產黨之後開啟的布拉格之春、美國柏克萊大學言論自由運動,和往後幾年熱絡的民權運動,還有在法國電影圈造成重大影響的1968年巴黎五月事件。
可能是台灣一直以來跟中國共產黨的對立關係,總覺得在台灣的社會環境中左派、社會主義等等這些名詞,都被蒙上一層看似危險邪惡的陰影,其實這種非功利的社會力量可能才是台灣現在最需要的。現在台灣由當初出身群眾運動、社會運動的政黨執政,但是幾年下來的表現早已不復當年的無私熱情。
面對現況不願沉默的文化界反被當權者指責為搞文革。在我的想法是,政府的做法更像當年揮軍鎮壓東歐改革風潮的蘇聯保守高層,比起杜十三的恐嚇電話或楊儒門的白米炸彈,這才是傷害程度更大的暴力。
星期三, 11月 09, 2005
我不知道《誰是卡謬》
之前對於柳町光男導演的作品完全沒有接觸,所以我完全是衝著對卡謬的喜愛而進戲院。劇中的電影系學生在籌拍一部改編日本小說的殺人影片,行兇的主角有著類似卡謬《異鄉人》主角莫梭的反社會性格,除此之外這並不是一部有著太多存在主義風格的電影。
不過我想大家都將不可避免地成了異鄉人。包含劇中的學生導演、導演女友、副導、主角,和每個參與電影製作的學生成員,大家或多或少都感受到生活中的種種荒謬處境,卻沒發現這些難以解決的狀況就是來自這個世界的非理性。而後來被大家戲稱為《巫山雲》裡阿黛爾的導演女友,也許只有她體認出了一種自殺或茍活之外的第三種存在,即薛西佛斯那樣悲劇式,卻也是一種英雄式的存在。
卡謬說:
在我而言,莫梭不是一個流浪者,
而是一個可憐的、毫無戒備的人,
他愛上了太陽,太陽卻不給他以陰蔽。
星期一, 11月 07, 2005
政治迷霧
就像《誰殺了甘迺迪》一樣,甘迺迪事件在美國官方也早有了個定論。不過在這個事實與想像間的灰色地帶,導演奧利佛史東仍然發揮偵探般的邏輯推理,從牽涉廣大的整堆歷史資料和人物之間,堆疊拼湊出一條主觀卻也合理的另一種可能性。政治與媒體的一部份趣味也是在這裡吧!那位立法委員說暫時不談雙陳濟州島照片,以免影響往後爆料的節奏。這樣的說法我就覺得太不合適了,把操控閱聽眾慾望和政治權謀的醜態都表露在外。
我難過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瞭解,事情被這樣子處理是有礙道德的。我不喜歡事情未明的時候在有限的資訊中臆測,也無從得知電視或報紙中的哪些人說謊欺騙了我,我只是不解這有什麼好爭的呢?不難想像這樣換來的擁有也只是換得長久的失去。並不難瞭解,我覺得。
星期五, 11月 04, 2005
照相機功能的進化(下)
1988年Nikon推出F4,加入快門先決、全自動曝光、自動對焦、自動過片退片,還有自動感應底片感光度編碼。除了沒有手動過片之外,F4保留了全部的手動功能和質感,連手動回片桿也不缺。在我的想法裡底片相機的功能演化在這一刻就應該終止了,事實上我也聽過不少人表示,希望NIKON在終止生產底片相機前,能再復刻一款功能相同但對焦性能加強的新款Nikon F4。
時間再往後就到了我開始”學攝影”的年代。我爸很大方地全額讚助我購買第一台單眼相機,不過蒐集資料時我卻在成堆的DM和器材雜誌裡迷了路。各廠牌鏡頭的畫質比較先不提,光是各式電子機身上的獨門絕招就讓我理不出頭緒了,有幾項功能我印象相當深刻。像Canon的EOS100吧!它有一本各式攝影範例的小冊可以隨機攜帶,當拍照時有遇到和小冊子中哪一張照片相似情境時,就可以把該圖片上的條碼掃瞄進相機,相機便可以作出相似的設定,以期拍出類似效果的照片。
Minolta高階機種也有一些有趣的功能,這些功能我沒注意最近的KM數位單眼有沒有跟進。Minolta高階相機在握把處有金屬製感應器,觀景窗上有另一個距離感應器,當攝影師手抓相機眼睛湊近觀景窗,相機便能在兩個感應器皆被觸動下第一時間啟動自動對焦。
Canon準專業機上搭配的則是更高科技的瞳孔對焦技術。他們首開多點對焦的技術,但是對焦點太多須要選擇,反而拖慢整個拍照流程的速度,於是Canon EOS5開始在觀景窗內裝設偵測器,使相機能夠依照攝影師眼球的注視方向選擇對焦點。不過這項技術因為準確度無法提昇,所以從未搭載在頂級機身上。
小花模式、人像模式、運動模式、夜間模式、防紅眼......,眾多馬戲團般豐富的功能也都出現在這多變的九零年代。這些功能仍然被現在的數位輕便相機延用,而且更變本加利出現了寵物模式、復古模式、鮮豔模式、水底模式、煙火模式、雪景模式、海灘模式,也可以選擇你在控制這些功能時要不要按鍵音,按快門要模擬快門聲還是要可愛的狗叫聲。回頭想想,在這之前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偉大攝影家們也用著沒有這些豐富功能的相機,拍出一張張情境優雅、情感豐富的傳世之作。
面對這種時代的進步,我也只有一個小心願,就是希望有一天潮流使得我的傳統底片相機一一除役之時,還能有一台傳承傳統操作質感的數位相機出現。讓拍照拍還是像以往那麼單純,光圈、快門、焦距。剩下的,就看你要在那個24mm×36mm的框框裡放進什麼故事了。
星期四, 11月 03, 2005
照相機功能的進化(上)
前陣子爸媽為了出國買了一台輕便型數位相機,這台相機功能對他們而言還是太繁雜了,經過我三四天的密集使用教學也只讓他們學會了一種操作,就是不小心設定跑掉時要怎樣調回AUTO。小時候是我爸教我開始認識光圈快門的,算來他在拍照這門學問上也不算大外行,不過他犯的錯誤是,太相信廠商在相機上強加的一些華麗功能都是有其必要,所以不禁感嘆現在的攝影已經不像他年輕時那麼簡單了。
我手邊最有年紀的相機是台1954年的Voigtlander VITO-B。上面的機構只有光圈環、對焦環、快門環、快門鈕、過片桿,頂多再加上退片機構和須要手動歸零的計數器,連合焦機構和測光表都沒有,但是輔以輕便的體積,加上它採用通用的135標準規格底片這已經足夠應付我大多數的拍照需求了。
再近期一點的我有一台NIKON F3單眼相機,它是1980年推出的產品,有各式可供替換的鏡頭和令人信賴的合焦機構及測光表,它也順應自動化的趨勢加入了光圈先決的功能。有了光圈先決,如果再配合超焦距的概念,那我在拍照現場只須管兩件事—構圖、按快門,最簡單的拍照流程。
目前我隨身攜帶的相機是台德製的Minox 35ML,是台僅重180公克的光圈先決輕便相機,和NIKON F3單眼相機一樣
可以在鏡頭上手動調控光圈焦距,也有手動感光度調整。這樣的半自動功能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機分工。這台相機發表於1985年,之後各廠商輕便相機不斷推陳出新,不過依我的需求,它們再也沒有進步的表現了。
星期三, 11月 02, 2005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