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13, 2006

《超脫末日》


一部已經知道結局的電影要怎麼樣吸引人?早就知道注定會有一個令人心碎的毀滅結局,我們還是會想在這倒轉重播的時間中,試圖尋找影響事情發展的任何一點點蛛絲馬跡。

不過就像葛斯范桑的舊作《大象》,我們同樣不能從這樣的一部電影中找出Kurt Cobain選擇死亡的客觀、關鍵原因。電影裡只是不帶負面情感的優美鏡頭,和不見起伏轉折的平靜敘事。

之前文章提過《大象》是很存在主義的電影,這部新作仍給我一樣的印象。

沙特存在主義小說《噁心》的主角羅昆丁,有天在海邊撿起一顆小石頭,打算將它丟到海裡,但是當他看著小石頭,卻突然有一股奇怪的恐懼感籠罩下來,終於他扔了小石頭離開。接著又不斷有類似的經驗跟隨著他,是一種對於「對象物」的害怕。當他在咖啡館注視著一杯脾酒時,他感到某種厭惡;他在鏡子前自照時,又發現眼前的這張臉一點也不像人,而像條魚。後來他到了一個畫廊,看著那些小資產階級自滿的臉孔,他們的生活被種種制度包圍著,而從不覺得他們的存在其實沒有理性保證而只是偶然的,就像一塊石頭、一杯酒、一個人的長相那樣偶然,於是那股作噁的感覺油然而升......。

在沙特看來,一個事實發生了,就只是一個事實發生了,其間並沒有什麼理由可言。被投入世界後,我們也只能發現事實。我想這是導演某個程度對電影裡事件的解釋態度吧!

拍片人不專心看電影的職業病又犯了,電影開演沒多久我就注意到它相當細膩的錄音品質,無論主角的呢喃或是場景互動的任何一聲一響。不像刻板的音樂傳紀影片那般帶著觀眾回顧主角的每首經典歌曲或舞台上的成功時刻,這部幾無音樂串場的片子,卻在聲音方面有更出色的情緒渲染效果。果不其然,它在2005年坎城是拿下了最佳音效設計的獎項。

也不脫鄉巴佬搖滾迷的反應,意外地看到Sonic Youth的Kim Gordon現身螢幕前,和主角至交老友般的互動,差點就讓我獻出在電影院的第一滴眼淚!

照片是網路上挖到的,1991年獨立導演Dave Markey正在紀錄一批美國獨立樂團的歐洲巡演(便是92年上映的《1991: The Year Punk Broke》),期間的一些生活隨拍。左到右依序是Dave Markey、Kurt Cobain、Kim Gord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