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chenchienying
上班拍照,下班遛猴子
星期一, 11月 15, 2010
樹木與盆栽
花博前,電視新聞花了好幾天報導市府一盆花買貴了多少錢。
花博開幕,新聞說才幾天就有不少花被不守規矩的民眾踩壞了,希望民眾自制。
看完新聞,我跟在旁邊一起看電視的媽說,當初那麼多花博預定地內的樹木因為被移植而枯死都不見媒體哀悼,現在幾株盆栽被踏壞了新聞倒急著呼籲,媽竟回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我愣了好幾秒講不出一句話來。
星期四, 10月 21, 2010
好像久沒清理的麥克風防風罩
南投 清境農場
星期六, 10月 16, 2010
我的叔叔、堂弟
嘉義 蒜頭糖廠
星期一, 9月 20, 2010
「事實」的「真相」
事實的真相就是,語言的使用對於新聞工作來說太重要了,但是其實台灣電視記者、主播或編輯們的中文素養並沒有高出國民平均水準多少。
星期六, 5月 15, 2010
玉山
星期日, 5月 09, 2010
鹿草
星期六, 3月 13, 2010
天元宮
吳同學載我一起去天元宮說是要幫吉野櫻拍幾張照,到了才知道原來是在看攝影器材大展。
此外有三個女生用跟大家都不同的緩慢節奏在各自挑定的位置安靜地畫水墨跟油畫。
就像在誠品翻書的女生都很有氣質,在風景名勝安靜畫畫的女生也都很漂亮。
星期六, 2月 27, 2010
Playsam玩具車
Playsam玩具車的紅、黑配色流線車身,它可以是Mitsubishi Evolution、Peugeot 206、福斯金龜車、Ferrari的任一款經典車,或
設計師們腦中的天馬行空想像
。
好的兒童玩具都是像這樣溫潤不傷人的材質,色彩華麗,造型抽象,品味好。
星期日, 1月 31, 2010
越調越黃
45針孔的成像太有古味,就在Photoshop多添一筆如相紙氧化的時間痕跡。
Peter Henry Emerson說「只有野蠻人才會把風景拍成紅色跟藍色」。
之前三分鐘熱度於認識正統暗房作業之外的古典顯影工藝,才知道大部份有漂亮顯色跟良好階調的顯影法,幾乎在配方上都會用上嚇人的硝酸銀,除了相當昂貴的鉑、鈀顯影。礙於此我還是安於野蠻人愛用的氰版顯影好了。
不過氰版的調色法不少,希望哪天我也可以把氰版的色調好好地控制成像這樣應該是其它銀鹽古典工藝可以輕易達到的舒服暖色調。
星期日, 1月 24, 2010
二重疏洪道的樹
疏洪道好幾處整理過的草坪空地上,像這樣零星隨意地杵著幾棵樹。這些不是美化工程下被安排的樹,還好它們不像在市區的同類,一不小心就礙著了躁進的建設。
微風運河或陽光運河區也有比較整齊特別種來造景用的樹,不靠自己抓牢土地還要用其它樹做成的木架撐著的樹。
有一棵老樹在從菜寮捷運路(以前的福音街)跨過去堤防往北不遠處,它的樹冠是像國泰人壽榕樹那樣漂亮的半圓形,以前老人會騎車來把鳥籠掛在伸手可及的樹枝上。現在那裡整片圍起捷運機場線的圍籬。工程結束後再去幫它多拍幾張照,前題是樹還在的話。
星期五, 1月 22, 2010
老派
以前45相機也是當新聞機用的
(像這樣)
。後來120、135規格起來,被歸類到大型相機的4x5不自覺地架勢就四平八穩起來了。
不過石塚元太良在合作拍攝電視實驗劇《蒼井優X四個謊言》時,拿著同樣的Linhof field camera也是不上腳架的,左手持機右手調整嘴裡還咬著替換的片匣在攝影棚內跑來跑去。
星期六, 1月 09, 2010
飯店型博覽會
三點半肋排佈展工作室
去年底六福皇宮的『Photo Taipei 2009』,兩層樓的空間進駐三十幾家各國藝廊,一次看到超多名家作品。以前頂多透過印刷品跟網路欣賞,那真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投資藝術品雖然不是我這種人做得來的,逛美術館的氣氛應該會讓我更自在些,不過這類型的展覽對台北來說是不會嫌多的。
星期五, 1月 08, 2010
廢物利用相機
根本還不知道拍得起來拍不起來,自然不會想大費周張出外景。我的廢棄物拼裝針孔相機,學尼葉普斯對著自家窗口擺定拍下第一張照。
這是拍照工具
房間角落有一個棄置多年的長鏡頭長筒遮光罩,長度跟直徑正好放進一張45底片,然後頭尾各用135底片的100呎鐵片盒套住膠帶捆好,底片前面再挖個洞貼針孔片,這樣也可以是一台針孔相機。
拍過兩張後針孔片拿掉洞封好,把那兩張剛拍過的底片再面對面固定進去筒壁,針孔相機暗箱又成了沖片罐。
不過因為開蓋換藥水時不防光,所以過程在廁所裡外手忙腳亂,燈開開關關,罐子又漏水,蓋子會卡住,邋遢得不得了。結果出來,片基刮傷,水洗時還粗手粗腳弄破了幾處藥膜。
之後再看看弄一個大一點的圓筒切成半圓,把針孔擺在圓心,又會是另一種透視效果。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關於我
chienying
三重, 台北, Taiwan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文章歸檔
►
2017
(3)
►
7月
(3)
►
2015
(5)
►
9月
(2)
►
5月
(1)
►
4月
(2)
►
2014
(7)
►
11月
(2)
►
10月
(1)
►
5月
(1)
►
3月
(3)
►
2013
(6)
►
8月
(1)
►
4月
(4)
►
3月
(1)
►
2012
(15)
►
11月
(1)
►
10月
(2)
►
8月
(1)
►
7月
(1)
►
4月
(1)
►
3月
(4)
►
2月
(5)
►
2011
(6)
►
6月
(1)
►
5月
(1)
►
4月
(1)
►
3月
(2)
►
1月
(1)
▼
2010
(13)
▼
11月
(1)
樹木與盆栽
►
10月
(2)
好像久沒清理的麥克風防風罩
我的叔叔、堂弟
►
9月
(1)
「事實」的「真相」
►
5月
(2)
玉山
鹿草
►
3月
(1)
天元宮
►
2月
(1)
Playsam玩具車
►
1月
(5)
越調越黃
二重疏洪道的樹
老派
飯店型博覽會
廢物利用相機
►
2009
(33)
►
12月
(2)
►
11月
(3)
►
10月
(3)
►
9月
(4)
►
8月
(4)
►
7月
(4)
►
6月
(2)
►
5月
(1)
►
4月
(2)
►
3月
(3)
►
2月
(2)
►
1月
(3)
►
2008
(45)
►
12月
(1)
►
11月
(3)
►
10月
(5)
►
9月
(5)
►
8月
(3)
►
7月
(4)
►
6月
(1)
►
5月
(5)
►
4月
(3)
►
3月
(4)
►
2月
(7)
►
1月
(4)
►
2007
(45)
►
12月
(2)
►
11月
(4)
►
10月
(3)
►
9月
(7)
►
8月
(4)
►
7月
(2)
►
6月
(2)
►
5月
(1)
►
4月
(5)
►
3月
(4)
►
2月
(6)
►
1月
(5)
►
2006
(66)
►
12月
(4)
►
11月
(9)
►
10月
(10)
►
9月
(6)
►
8月
(7)
►
7月
(4)
►
5月
(3)
►
4月
(10)
►
3月
(5)
►
2月
(5)
►
1月
(3)
►
2005
(17)
►
12月
(5)
►
11月
(12)
文章分類
生活
(117)
攝影
(76)
工作
(37)
電影
(23)
音樂
(17)
書籍
(6)
聯外
MAGNUM
FOIL WEB
Leica中文摄影杂志